的意思

注音 ㄌㄢˊ

拼音 lán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藍「ㄌㄢˊ」

1.像晴空的顏色。

造句、湛天白雲

2.姓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ㄌㄢˊ

拼音 lán


[名]
1.深青色。像晴空般的顏色。如:「蔚藍」、「湛藍」。唐.白居易〈憶江南詞〉三首之一:「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」

2.植物名:(1)馬鞭草科海州常山屬,「大青」之古稱,參見「大青」條。(2)十字花科菘藍屬。一至二年生草本,基生葉蓮座狀,長橢圓形,花序圓錐狀,花黃色。短角果扁橢圓形。全草入藥,亦供提取藍色染料。(3)蓼科蓼屬,一年生草本。葉互生,卵形或橢圓形,穗狀花序長二至五公分,花被五深裂,淡紅色。瘦果寬卵形。可作染料。也稱為「蓼藍」。

3.姓。如戰國時有藍諸。
[形]
1.藍色的。如:「藍天白雲」。唐.李嘉祐〈登秦嶺〉詩:「漢闕青門遠,高山藍水流。」

2.參見「藍縷」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