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和的意思

注音 ㄐ一ㄥ ㄏㄜˊ

拼音 jīng hé

基本釋義

⒈  指春秋時楚人卞和。

⒉  指和氏璧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。參見“卞和”。

漢 劉向 《九嘆·惜賢》:“晉 申生 之離殃兮, 荊 和氏 之泣血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名實》:“故瓊瑤俟 荊和 而顯連城之價,烏號須 逢門 而著陷堅之功。”
唐 黃滔 《以不貪為寶賦》:“縱饒 秦氏,當時曾欺 趙 地;爭奈 楚君,昔日薦刖 荊和。”
明 高叔嗣 《古歌》:“荊和 當路泣,良璞為誰明?”

⒉  指和氏璧。

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怨思>》:“筐澤瀉以豹鞹兮,破 荊和 以繼築。”
王逸 注:“破 和氏 之璧以繼築杵而舂,敗玉寶而失其好也。”
南朝 樑 範縝 《神滅論》:“玉異色而均美,是以 晉棘、荊和,等價連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