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(一)ㄎㄜ

拼音 (一)kē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苛「ㄎㄜ」

1.嚴厲、暴虐。

造句刻、政、

2.煩瑣。

造句細、捐雜稅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(一)ㄎㄜ

拼音 (一)kē


[形]
1.嚴厲、暴虐。如:「苛刻」。《禮記.檀弓下》:「苛政猛於虎也。」唐.李白〈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〉:「王虐忠助讒,苛虐厥政。」

2.煩瑣。《史記.卷一○八.韓長孺傳》:「今太后以小節苛禮責望梁王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七.宣秉傳》:「務舉大綱,簡略苛細,百僚敬之。」

3.急切。晉.陸機〈從軍行〉:「隆暑固已慘,涼風嚴且苛。」
[動]
1.譴責。如:「苛責」。《周禮.夏官.射人》:「不敬者苛罰之。」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中》:「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,亭長苛之。」

2.侵擾。《國語.晉語一》:「以皋落狄之,朝夕苛我邊鄙,使無日以牧田野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苛,擾也。」
[名]
1.疾病。通「疴」。《呂氏春秋.士容論.審時》:「凶氣不入,身無苛殃。」《禮記.內則》:「疾痛苛癢,而敬抑搔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