膍胲的意思

注音 ㄆ一ˊ ㄏㄞˇ

拼音 pí hǎi

基本釋義

⒈  牛胃與牛蹄。古代臘祭時的祭品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臘者之有膍胲,可散而不可散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膍,牛百葉也。胲,備也,亦言是牛蹄也。臘祭之時,牲牢甚備,至於四肢五藏,並皆陳設。祭事既訖,方復散之,則以散為是;若其祭未了,則不合散,又以散為不是。”後亦用以比喻雖然需要但不必稱道的東西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牛胃與牛蹄。古代臘祭時的祭品。

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臘者之有膍胲,可散而不可散也。”
成玄英 疏:“膍,牛百葉也。胲,備也,亦言是牛蹄也。臘祭之時,牲牢甚備,至於四肢五藏,並皆陳設。祭事既訖,方復散之,則以散為是;若其祭未了,則不合散,又以散為不是。”
後亦用以比喻雖然需要但不必稱道的東西。 清 黎鬆門 《<續板橋雜記>序》:“竊得腦胲一臠,便自詡為瓣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