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法的意思
注音 一ˋ ㄈㄚˇ
拼音 yì fǎ
基本釋義
⒈ 舊指合乎某種道義標準的法律。
⒉ 義理法則。
⒊ 桐城派古文家亦以稱著文應遵循的準則。
引證解釋
⒈ 舊指合乎某種道義標準的法律。
引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所以為布陳於國家刑法者,則舉義法也。”
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三》:“若先王( 燕昭王 )之報怨雪醜,夷萬乘之 齊,收八百年之積,及其棄群臣之日,餘令詔後嗣之義法。執政任事,循法令,順庶孽,施及萌隸,皆可以教後世。”
⒉ 義理法則。
引《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序》:“﹝ 孔子 ﹞論史記舊聞,興於 魯 而次《春秋》,上記 隱,下至 哀 之獲麟,約其辭文,去其煩重,以制義法,王道備,人事浹。”
⒊ 桐城 派古文家亦以稱著文應遵循的準則。
引清 方苞 《書<貨殖傳>後》:“《春秋》制義法,自 太史公 發之,而後之深於文者亦具焉。”
劉師培 《論近世文學之變遷》:“其墨守 桐城 文派者,亦囿於義法,未能神明變化。”
▸ 社會主義法制
▸ 資本主義法制
▸ 合法馬克思主義
▸ 法義
▸ 多義
▸ 閏法
▸ 三尺法
▸ 任法獸
▸ 三法司
▸ 商法
▸ 如法
▸ 仁義道德
▸ 仁義
▸ 仁義之師
▸ 仁義君子
▸ 如法砲制
▸ 人道主義
▸ 仁義之兵
▸ 如法炮製
▸ 認義
▸ 仁漿義粟
▸ 取義成仁
▸ 人民法院
▸ 仁人義士
▸ 仁至義盡
▸ 仁義禮智
▸ 取義
▸ 群眾英雄主義
▸ 染法
▸ 權義
▸ 人本主義心理學
▸ 詘法
▸ 榷鹽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