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跏趺坐的意思

注音 ㄐ一ㄝˊ ㄐ一ㄚ ㄈㄨ ㄗㄨㄛˋ

拼音 jié jiā fū zuò

基本釋義

⒈  亦作“結加趺坐”。

⒉  佛教徒坐禪法,即交迭左右足背於左右股上而坐。分降魔坐與吉祥坐兩種:前者先以右趾押左股,後以左趾押右股,手亦左在上,諸禪宗多傳此坐;後者先以左趾押右股,後以右趾押左股,令二足掌仰放於二股之上,手亦右押左,安仰跏趺之上,相傳即如來成正覺時坐法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結加趺坐”。佛教徒坐禪法,即交迭左右足背於左右股上而坐。分降魔坐與吉祥坐兩種:前者先以右趾押左股,後以左趾押右股,手亦左在上,諸禪宗多傳此坐;後者先以左趾押右股,後以右趾押左股,令二足掌仰放於二股之上,手亦右押左,安仰跏趺之上,相傳即如來成正覺時坐法。參閱 唐 慧琳 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八。

晉 法顯 《佛國記》:“菩薩入中,西向結加趺坐,心念若我成道,當有神驗。”
《警世通言·陳可常端陽仙化》:“可常 脫了衣裳,遍身抹浄,穿了衣服,入草舍結跏趺坐圓寂了。”
清 龔自珍 《定盦觀儀》:“初觀 阿彌陀佛 見小身,頂有圓光,結加趺坐,住在我頂上。”
亦省作“結跏”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景林寺》:“浄行之僧,繩坐其內,餐風服道,結跏數息。”
宋 歐陽修 《寄題沙溪寶錫院》詩:“野僧獨得無生樂,終日焚香坐結跏。”
清 趙翼 《題吟薌鏡影小照》詩:“白毫光滿月,不是結跏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