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忠的意思
注音 ㄋㄚˋ ㄓㄨㄥ
拼音 nà zhōng
基本釋義
⒈ 獻納忠心;效忠。
引證解釋
⒈ 獻納忠心;效忠。
引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上之,不能納忠效信,有奇策才力之譽,自結明主。”
《後漢書·宦者傳論》:“至 元帝 之世, 史游 為黃門令,勤心納忠,有所補益。”
《明史·宋思顏傳》:“他日又進曰:‘ 句容 虎為害,既捕獲,宜除之,今豢養民間何益?’ 太祖 欣然,即命殺虎。其隨事納忠類如此。”
▸ 納忠效信
▸ 薩瓦納
▸ 畎畝之忠
▸ 然納
▸ 認納
▸ 取納
▸ 求忠出孝
▸ 全忠
▸ 去故納新
▸ 容納
▸ 驅納
▸ 拳拳之忠
▸ 榮納
▸ 清忠
▸ 賕納
▸ 清忠譜
▸ 勤納
▸ 青山處處埋忠骨
▸ 潛納
▸ 親納
▸ 啟寵納侮
▸ 鋪胸納地
▸ 起納
▸ 朴忠
▸ 聘納
▸ 娉納
▸ 賠納
▸ 歐陽文忠公文集
▸ 逆耳忠言
▸ 納頭便拜
▸ 納粟
▸ 納西族
▸ 納坦
▸ 納鞋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