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龍的意思

注音 ㄓㄨˊ ㄌㄨㄥˊ

拼音 zhú lóng

基本釋義

⒈  一種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。

⒉  連線在一起的引水竹筒。

⒊  一種竹製民間工藝品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一種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。

《新五代史·死節傳·劉仁贍》:“世宗 攻 壽州,圍之數重,以方舟載礮,自 淝河 中流擊其城;又束巨竹數十萬竿,上施版屋,號為竹龍,載甲士以攻之。”

⒉  連線在一起的引水竹筒。 宋 陳鬱 《藏一話腴》:“明 之 慈溪縣 西北有 慶安寺 ……寺後有泉出於深谷,僧以巨竹連筒引水,行數裡支分於松下石池溢入於谿。

舒龍圖 亶 有詩云:‘門前屏障繞潺湲,付與材僧夜定還。鬆蓋作雲遮千里,竹龍行雨出千山。’”

⒊  一種竹製民間工藝品。

《文匯報》1984.2.1:“只要旋動龍頭下的撐棒,竹龍即嘎嘎作響,遊舞起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