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教的意思
注音 ㄌ一ˇ ㄐ一ㄠˋ
拼音 lǐ jiào
詞性 名詞
基本釋義
⒈ 禮儀教化。
英the Confucian or feudal ethical code;
國語辭典簡編本
禮教「ㄌㄧˇ ㄐㄧㄠˋ」
禮儀教化。
造句如果人人能遵循禮教,那麼社會必然祥和安樂。
禮教「ㄌ一ˇ ㄐ一ㄠˋ」
⒈ 禮儀教化。
引《書經·畢命》漢·孔安國·傳:「世有祿位,而無禮教,少不以放蕩陵邈有德者。」
《孔子家語·卷三·賢君》:「敦禮教,遠罪疾,則民壽矣!」
引證解釋
⒈ 禮儀教化。
引《孔子家語·賢君》:“敦禮教,遠罪疾,則民壽矣。”
三國 魏 吳質 《在元城與魏太子箋》:“都人士女,服習禮教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審舉》:“江 表雖遠,密邇海隅,然染道化,率禮教,亦既千餘載矣。”
魯迅 《花邊文學·論秦理齋夫人事》:“這幾年來,報章上常見有因經濟的壓迫,禮教的制裁而自殺的記事,但為了這些,便來開口或動筆的人是很少的。”
葉聖陶 《倪煥之》二十:“被重新估定而貶損了價值的,要算往常號稱‘國粹’的綱常禮教了。”
▸ 在禮教
▸ 三遷之教
▸ 入教
▸ 弱智兒童教育
▸ 縟禮
▸ 勸教
▸ 任教
▸ 屈禮
▸ 全真教
▸ 仁義禮智
▸ 人惡禮不惡
▸ 人民教師
▸ 施教
▸ 容禮
▸ 曲禮
▸ 權教
▸ 施禮
▸ 求教
▸ 請教
▸ 孺子可教
▸ 請客送禮
▸ 慶禮
▸ 慶弔之禮
▸ 趨教
▸ 贍禮
▸ 輕薄無禮
▸ 清教徒
▸ 全禮
▸ 清教
▸ 儒教徒
▸ 清真教
▸ 儒教
▸ 桑榆之禮
▸ 桑梓禮
▸ 淺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