祿稟的意思
注音 ㄌㄨˋ ㄅ一ㄥˇ
拼音 lù bǐng
基本釋義
⒈ 亦作“祿廩”。
⒉ 用作官俸的粟米;官俸。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祿廩”。用作官俸的粟米;官俸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宮正》“幾其出入,均其稍食” 漢 鄭玄 注:“稍食,祿稟。”
賈公彥 疏:“其祿,與之米稟,故云祿稟也。”
《舊唐書·代宗紀》:“設令廉恥守分,以奉科條,猶有祿廩之煩,役使之弊。”
宋 王安石 《上執政書》:“至於所以賜某者,亦可謂周矣。為其貧也,使之有屋廬而多祿廩;為其求在外而欲其內也,置之京師,而如其在外之求。”
《續資治通鑑·宋真宗天禧元年》:“祿廩至厚,地望亦優,其間不無濫被升擢者,願賜裁損。”
《明史·食貨志六》:“天下之事,極弊而大可慮者,莫甚於宗藩祿廩。”
▸ 讓祿
▸ 榮祿
▸ 劬祿
▸ 求祿
▸ 全祿
▸ 輕祿傲貴
▸ 竊祿
▸ 啟稟
▸ 棄祿
▸ 氣稟
▸ 批稟
▸ 佞祿
▸ 面稟
▸ 命祿
▸ 密稟
▸ 梅祿
▸ 美祿
▸ 祿食
▸ 祿奉
▸ 祿運
▸ 祿入
▸ 祿豢
▸ 祿位
▸ 祿馬
▸ 祿糈
▸ 祿無常家
▸ 祿筭
▸ 祿養
▸ 祿蔭
▸ 祿秩
▸ 祿相
▸ 祿星
▸ 祿俸
▸ 祿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