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絀的意思

注音 ㄉㄨㄢˇ ㄔㄨˋ

拼音 duǎn chù

基本釋義

⒈  短缺。

⒉  猶短拙,短淺。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短絀「ㄉㄨㄢˇ ㄔㄨˋ」

不足或缺乏。

造句資金短絀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短絀「ㄉㄨㄢˇ ㄔㄨˋ」

⒈  金錢不足或財源缺乏。

如:「資金短絀」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短缺。

清 林則徐 《諄勸殷富平糶並嚴禁牙行鋪戶囤米抬價告示》:“來多去少,應無短絀之虞。”
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銀行上》:“市面銀根短絀,可藉本行匯票流通,以資挹注。”
茅盾 《子夜》二:“你想,成本重,銷路不好,資本短絀,還有什麼希望?”

⒉  猶短拙,短淺。

清 陳康祺 《燕下鄉脞錄》卷一:“凡全 滇 屬員中,有虧短者,有才具短絀者,有年邁者,本管道府即具報,委令運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