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嗇的意思
注音 ㄕㄥˇ ㄙㄜˋ
拼音 shěng sè
基本釋義
⒈ 亦作“省穡”。
⒉ 愛惜。引申為節儉,節約。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省穡”。愛惜。引申為節儉,節約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小國為蘩,大國省穡而用之,其何實非命。”
杜預 注:“穡,愛也。”
楊伯峻 注:“穡通嗇,愛惜也。”
唐 劉禹錫 《復荊門縣記》:“無幾何,有由勇爵而授赤社於茲者,激馳名於省嗇,謂相沿為非智,因請罷去其號,發踐吏以董之。”
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五:“人之受用,自有劑量,省嗇淡泊,有久長之理,是可以養壽也。”
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·清吏條陳》:“破除成格以用材賢,省嗇衣食以養戰士。”
▸ 三省
▸ 人事不省
▸ 日省月試
▸ 人嗇夫
▸ 日省月課
▸ 刪省
▸ 秋省
▸ 清心省事
▸ 熱河省
▸ 清省
▸ 青海省
▸ 輕省
▸ 慳嗇
▸ 籤省
▸ 騎省
▸ 平原省
▸ 貧嗇
▸ 披省
▸ 寧省
▸ 頎省
▸ 南省舍人
▸ 南北省
▸ 內省不疚
▸ 南省
▸ 內史省
▸ 內省
▸ 內省無愧
▸ 默省
▸ 免省
▸ 祕書省
▸ 祕省
▸ 旁省
▸ 猛省
▸ 念省
▸ 門下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