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鰷的意思
注音 ㄅㄞˊ ㄊ一ㄠˊ
拼音 bái tiáo
基本釋義
⒈ 亦作“白鯈”。亦作“白條”。
⒉ 魚名。產於淡水,大者長尺許,腹白,鱗細,好群游水面。
白鰷「ㄅㄞˊ ㄊ一ㄠˊ」
⒈ 動物名。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。產於淡水,大者約尺許長,形體狹長,背淡黑,微青,腹呈白色,鱗頗細,好群遊於水面。
引證解釋
⒈ 亦作“白鯈”。亦作“白條”。魚名。產於淡水,大者長尺許,腹白,鱗細,好群游水面。
引《詩·周頌·潛》“鰷鱨鰋鯉” 漢 鄭玄 箋:“鰷,白鰷也。”
高亨 注:“鰷,又名白條魚。”
《莊子·秋水》“鯈魚出遊從容,是魚之樂也” 唐 成玄英 疏:“鯈魚,白鯈也。”
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鱗三·鰷魚》:“鰷,生江湖中小魚也。長僅數寸,形狹而扁,狀如柳葉,鱗細而整,潔白可愛,性好群遊。”
阿英 《年畫的叫賣》:“手裡拿個大白條,鱗眼勿動還會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