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亂的意思

注音 ㄌ一ˇ ㄌㄨㄢˋ

拼音 lǐ luàn

基本釋義

⒈  治與亂。

理亂對立。

order or lack of it;

⒉  治理整頓紛亂。

撥正理亂。

bring order out of chaos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理亂「ㄌ一ˇ ㄌㄨㄢˋ」

⒈  治理紛亂。

漢·王充《論衡·程材》:「取文吏者,必優事理亂者也。」
《北史·卷三一·高允傳》:「移風易俗,理亂解紛。」

⒉  治世與亂世。

《後漢書·卷六〇下·蔡邕傳》:「寒暑相推,陰陽代興,運極則化,理亂相承。」
唐·李白〈經亂離後天恩流夜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〉詩:「誤逐世間樂,頗窮理亂情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治理動亂,紛亂。
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厚葬久喪,實不可以富貧、眾寡、定危、理亂乎?”
漢 王充 《論衡·程材》:“取儒生者,必軌德立化者也;取文吏者,必優事理亂者也。”
《北史·高允傳》:“移風易俗,理亂解紛。”

⒉  治與亂。

《管子·霸言》:“堯 舜 之人,非生而理也; 桀 紂 之人,非生而亂也。故理亂在上也。”
《後漢書·崔寔傳論》:“寔 之《政論》,言當時理亂,雖 鼂錯 之徒不能過也。”
唐 李白 《經亂離後贈江夏韋太守良宰》詩:“誤逐世間樂,頗窮理亂情。”
金 元好問 《送高雄飛序》:“考古昔之理亂,論治道之先後。”
朱自清 《那裡走,我們的路》:“這樣,對於實際政治,便好落得個不聞理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