猾賊的意思
注音 ㄏㄨㄚˊ ㄗㄟˊ
拼音 huá zéi
基本釋義
⒈ 奸狡。奸狡之人。
猾賊「ㄏㄨㄚˊ ㄗㄟˊ」
⒈ 奸詐狡猾。
引《史記·卷八·高祖本紀》:「項羽為人僄悍猾賊。」
⒉ 狡黠的人。宋·蘇軾〈與章子厚書〉:「不幸有猾賊十許人,一呼其間,吏兵皆棄而走耳。」也作「滑賊」。
引《後漢書·卷六〇上·馬融傳》:「故猾賊縱橫,乘此無備。」
引證解釋
⒈ 奸狡。
引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懷王 諸老將皆曰:‘ 項羽 為人僄悍猾賊。’”
宋 陸游 《遊諸葛武侯臺》詩:“當時典午稱猾賊,氣喪不敢當王師。”
《明史·奸臣傳·阮大鋮》:“大鋮 機敏猾賊。”
⒉ 奸狡之人。
引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:“猾賊縱橫,乘此無備。”
宋 蘇軾 《與章子厚書》:“有猾賊十許人,一呼其間,吏兵皆棄而走耳。”
清 唐甄 《潛書·獨樂》:“﹝ 唐子 ﹞嘗讀《漢書》,至《嚴光傳》,勃然大怒,椎幾而起,投書於地,駡之曰:‘猾賊!我知汝折辱聖主,為 王莽 報仇者也。’”
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二九:“現在呢,小官僚已半文不值了,剝削方法換了,不做野蠻的強盜(督軍),就得做文明的猾賊(洋行買辦)。”
▸ 賊猾
▸ 認賊為子
▸ 認賊作子
▸ 認賊為父
▸ 認賊作父
▸ 輕猾
▸ 強猾
▸ 擒賊擒王
▸ 戕賊
▸ 槍烏賊
▸ 棄德從賊
▸ 竊賊
▸ 騙賊
▸ 潑賊
▸ 剽猾
▸ 剽賊
▸ 欺猾
▸ 佞猾
▸ 逆子賊臣
▸ 逆臣賊子
▸ 逆賊
▸ 鳥賊
▸ 票賊
▸ 拿賊見贓
▸ 拿賊拿贓
▸ 木賊草
▸ 牟賊
▸ 民賊
▸ 民賊獨夫
▸ 蝥賊
▸ 馬賊
▸ 蛑賊
▸ 蟊賊
▸ 亂臣賊子
▸ 賣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