燔燎的意思

注音 ㄈㄢˊ ㄌ一ㄠˊ

拼音 fán liáo

基本釋義

⒈  亦作“燔尞”。

⒉  燒柴祭天。

⒊  謂酷熱如焚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燔燎「ㄈㄢˊ ㄌ一ㄠˊ」

⒈  燒柴以祭天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漢·鄭玄·注:「或有玉帛,燔燎而升煙,所以報陽也。」
漢·馬第伯〈封禪儀記〉:「日高二丈所,燔燎煙,正北鄉,禮畢,百官各以次上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燔尞”。

⒉  燒柴祭天。

《禮記·郊特牲》:“取膟膋燔燎升首,報陽也。”
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天用牲左,及黍稷燔尞南郊;墬用牲右,及黍稷瘞於北郊。”
《宋史·樂志十》:“燔燎具揚,禮儀既備。”
清 方苞 《聖主躬耕耤田頌》之一:“升中燔燎,薦以蕭茅。”

⒊  謂酷熱如焚。

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象數一》:“大暑燔燎,螟蝗為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