煨芋的意思
注音 ㄨㄟ ㄩˋ
拼音 wēi yù
基本釋義
⒈ 唐衡嶽寺有僧,性懶而食殘,自號懶殘。李泌異之,夜半往見。時懶殘撥火煨芋。見泌至,授半芋而曰:“勿多言,領取十年宰相。”見《宋高僧傳》卷十九、《鄴侯外傳》。後因以“煨芋”為典,多指方外之遇。
引證解釋
⒈ 唐 衡嶽寺 有僧,性懶而食殘,自號 懶殘。
引李泌 異之,夜半往見。時 懶殘 撥火煨芋。見 泌 至,授半芋而曰:“勿多言,領取十年宰相。”
見《宋高僧傳》卷十九、《鄴侯外傳》。後因以“煨芋”為典,多指方外之遇。 宋 劉克莊 《懷保寧聰老》詩:“探梅尚憶陪山屐,煨芋何因共地爐。”
明 高啟 《過海雲院贈及長老》詩:“紫藤塢裡歸逢雪,煨芋曾煩慰客愁。”
清 汪懋麟 《送高念東予告歸裡和司農公韻》之四:“蕭寺閒行煨芋少,虛壇夜禮降真多。”
▸ 雀芋
▸ 炮煨
▸ 魔芋
▸ 岷下芋
▸ 芒芋
▸ 慄芋
▸ 君子芋
▸ 燼煨
▸ 鬼芋
▸ 瓜疇芋區
▸ 燔煨
▸ 番芋
▸ 凍芋
▸ 山芋
▸ 薯芋類蔬菜
▸ 藷芋
▸ 煻煨
▸ 土芋
▸ 煨燼
▸ 煨烤
▸ 煨熱
▸ 煨炙
▸ 煨罐
▸ 煨塵
▸ 煨炭
▸ 煨火
▸ 煨乾就溼
▸ 煨乾避溼
▸ 煨燔
▸ 烏芋
▸ 蓒芋
▸ 軒芋
▸ 煙煨
▸ 洋芋
▸ 野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