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言的意思

注音 ㄈㄨˊ 一ㄢˊ

拼音 fú yán

基本釋義

⒈  無根據的話。

⒉  浮華不實的言論。

⒊  空乏不切實際的語言。

⒋  表面的應酬話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浮言「ㄈㄨˊ 一ㄢˊ」

⒈  沒有根據的話,流言。

《後漢書·卷五·孝安帝紀》:「所對皆循尚浮言,無卓爾異聞。」
《聊齋志異·卷一〇·葛巾》:「近日微有浮言,勢不可長,此不可不預謀也。」

流言 謠言

引證解釋

⒈  無根據的話。

《書·盤庚上》:“汝曷弗告朕,而胥動以浮言。”
唐 張九齡 《與李讓侍御書》:“我有獨見之明,物無浮言之信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因 邵 寡,偽造浮言以相敗辱。”

⒉  浮華不實的言論。

《後漢書·安帝紀》:“所對皆循尚浮言,無卓爾異聞。”

⒊  空乏不切實際的語言。

《紅樓夢》第八九回:“兩個人見了面,只得用浮言勸慰。”

⒋  表面的應酬話。

趙樹理 《李有才板話》八:“得貴 跟著 恆元 吃了多年殘剩茶飯,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倒也學得了幾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