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流的意思

注音 ㄅㄛ ㄌ一ㄡˊ

拼音 bō liú

基本釋義

⒈  水流;支流。

⒉  隨波逐流。比喻世事的變化。

⒊  形容目光流轉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波流「ㄅㄛ ㄌ一ㄡˊ」

⒈  水流。

《文選·揚雄·長楊賦》:「猋騰波流,機駭舚軼。」

⒉  流俗、潮流。

《文選·嵇康·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「今空語同知有達人,無所不堪,外不殊俗而內不先正,與一世同其波流,而悔吝不生耳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水流;支流。

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錯吾軀於波流,而吾不敢用私。”
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補編·崔圓》:“是日風色恬和,波流靜謐。”
清 惲敬 《<姚江學案>書後》二:“此皆議論之時,枝葉波流偶然相及,非為學之本源。”
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二四:“兩岸較逼,波流洶湧。”

⒉  隨波逐流。比喻世事的變化。

《莊子·應帝王》:“吾與之虛而委蛇,不知其誰何,因以為弟靡,因以為波流,故逃也。”
郭象 注:“變化頽靡,世事波流,無往而不因也。”
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今空語同知有達人,無所不堪,外不殊俗而內不失正,與一世同其波流,而悔吝不生耳。”
宋 曾鞏 《上歐陽學士第一書》:“周遊當世,常斐然有扶衰救缺之心,非徒嗜面板,隨波流,搴枝葉而已也。”

⒊  形容目光流轉。

清 珠泉居士 《雪鴻小記》:“頎身玉立,慧眼波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