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的意思

注音 ㄈㄚˇ ㄍㄨˇ

拼音 fǎ gǔ

基本釋義

⒈  佛教法器之一。舉行法事時用以集眾唱讚的大鼓。亦指禪寺法堂東北角之鼓,與茶鼓相對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法鼓「ㄈㄚˇ ㄍㄨˇ」

⒈  一種法器。在寺院中,法堂設有二鼓,在東北角的稱為「法鼓」,在西北角的稱為「茶鼓」。

⒉  比喻佛法。佛法如戰鼓,可以誡眾進善。
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·卷六十二》:「梵行為茵蓐,三昧為采女,法鼓震妙因。」

⒊  道壇所擊的大鼓。用以震起法眾,袪除妖氛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佛教法器之一。舉行法事時用以集眾唱讚的大鼓。亦指禪寺法堂東北角之鼓,與茶鼓相對。

《法華經·化城喻品》:“擊於大法鼓,而吹大法螺。”
晉 孫綽 《遊天台山賦》:“法鼓琅以振響,眾香馥以揚煙。”
唐 李白 《登瓦官閣》詩:“兩廊振法鼓,四角吟風箏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十五回:“早又前面法鼓金鐃,幢幡寶蓋:鐵欖寺 中僧眾擺列路旁。”
趙樸初 《東京大街上大步踏》詩:“廣播車在前面講著話,僧人的法鼓在後面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