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籍的意思
注音 ㄈㄚˇ ㄐ一ˊ
拼音 fǎ jí
基本釋義
⒈ 載有法令制度的典籍。
⒉ 佛教經書。
法籍「ㄈㄚˇ ㄐ一ˊ」
⒈ 有關法令的書籍。
引《淮南子·說林》:「堯舜禹湯,法籍殊類,得民心一也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載有法令制度的典籍。
引《文子·道德》:“執一世之法籍,以非傳代之俗,譬猶膠柱調瑟。聖人者應時權變,見形施宜,世異則事變,時移則俗易,論世立法,隨時舉事。”
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逮至 夏桀 之時……棄捐五帝之恩刑,推蹶三王之法籍,是以至德滅而不揚,帝道揜而不興。”
清 龔自珍 《語錄》:“此章深責 杞 宋 子孫,不守祖宗之法籍,蓋不啻 魯 失寶玉、大弓,罪當絶也。”
⒉ 佛教經書。
引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趙郡 有沙門 法果,誡行精至,開演法籍。”
▸ 輸籍法
▸ 士籍
▸ 閏法
▸ 戎籍
▸ 三尺法
▸ 蹂籍
▸ 任法獸
▸ 三法司
▸ 商法
▸ 如法
▸ 阮籍途
▸ 如法砲制
▸ 如法炮製
▸ 人言籍籍
▸ 人民法院
▸ 群籍
▸ 卻籍
▸ 染法
▸ 詘法
▸ 榷鹽法
▸ 囚籍
▸ 拳法
▸ 群法
▸ 屈法
▸ 銓法
▸ 日內瓦命名法
▸ 取法
▸ 取法乎上
▸ 球籍
▸ 青苗法
▸ 巧籍
▸ 曲法
▸ 橈法
▸ 輕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