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宮的意思

注音 ㄈㄚˇ ㄍㄨㄥ

拼音 fǎ gōng

基本釋義

⒈  宮室的正殿,古代帝王處理政事之處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法宮「ㄈㄚˇ ㄍㄨㄥ」

⒈  正殿。

《漢書·卷四十九·鼂錯傳》:「臣聞五帝神聖,其臣莫能及,故自親事,處於法宮之中,明堂之上。」
唐·李商隱〈韓碑〉詩:「誓將上雪列聖恥,坐法宮中朝四夷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宮室的正殿,古代帝王處理政事之處。

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臣聞五帝神聖,其臣莫能及,故自親事,處於法宮之中,明堂之上。”
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法宮,路寢正殿也。”
《漢書·梅福傳》“當戶牖之法坐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法坐,正坐也,聽朝之處,猶言法宮、法駕也。”
宮,一本作“官”。 唐 李商隱 《韓碑》詩:“誓將上雪列聖恥,坐法宮中朝四夷。”
清 錢謙益 《四川雅州名山縣知縣劉爾宗授文林郎制》:“朕雖在明堂法宮之中, 黎 風 雅 雨夷獠雜處之民,未嘗不食坐見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