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名的意思
注音 ㄈㄚˇ ㄇ一ㄥˊ
拼音 fǎ míng
詞性 名詞
基本釋義
⒈ 即法號,指出家當僧尼或道士另起的名字。
英name in religion of a Buddhist priest;
英文 name in religion (of Buddhist or Daoist within monastery), same as 法號|法号[fa3 hao4]
法名「ㄈㄚˇ ㄇ一ㄥˊ」
⒈ 出家為僧、道時另取的名字。
引《西遊記·第一回》:「排到你,正當『悟』字。與你起個法名叫做『孫悟空』,好麼?」
《紅樓夢·第一七、一八回》:「今年才十八歲,法名妙玉。」
引證解釋
⒈ 佛教語。謂皈依佛教後,由法師起的名字。
引《法苑珠林》卷八:“與其法名,大曰 法緣,小曰 法綵。”
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十二:“詔 唃斯羅 前妻賜紫衣師號及法名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王樹勳》:“樹勳 幼入京應試,不售,乃於 廣慧寺 為僧,法名 明心。”
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我的第一個師父》:“只知道我卻由此得到一個法名叫作‘ 長庚 ’。”
▸ 日內瓦命名法
▸ 名法
▸ 二名法
▸ 閏法
▸ 三尺法
▸ 任法獸
▸ 三法司
▸ 審名
▸ 商法
▸ 如法
▸ 人名詩
▸ 讓名
▸ 如法砲制
▸ 取名致官
▸ 如法炮製
▸ 熱中名利
▸ 人民法院
▸ 人死留名
▸ 求名責實
▸ 染法
▸ 詘法
▸ 榷鹽法
▸ 取名
▸ 求名
▸ 榮名
▸ 拳法
▸ 群法
▸ 屈法
▸ 求名求利
▸ 銓法
▸ 擅名
▸ 趨名逐利
▸ 求名奪利
▸ 取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