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馬的意思

注音 ㄕㄨㄟˇ ㄇㄚˇ

拼音 shuǐ mǎ

基本釋義

⒈  古代傳說中一種生在水中的怪獸。

⒉  水黽的一種。身褐色,腹白色,兩鬢,四足;常逆流疾步,輕快如飛。俗稱水劃蟲。

⒊  海馬的別名。見《本草綱目·鱗四·海馬》。

⒋  一種輕快的船。多供競渡用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古代傳說中一種生在水中的怪獸。

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:“﹝ 求如之山 ﹞ 滑水 出焉……其中多水馬,其狀如馬,文臂牛尾,其音如呼。”
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神霄宮》:“泥牛吼月空長嘆,水馬嘶風漫可憐。”

⒉  水黽的一種。身褐色,腹白色,兩鬢,四足;常逆流疾步,輕快如飛。俗稱水劃蟲。參閱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蟲四·水黽》。

唐 杜甫 《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將適江陵四十韻》:“雁兒爭水馬,燕子逐檣烏。”
仇兆鰲 注:“﹝水馬﹞蓋蝦蟲之類。”
宋 韓琦 《涼榭池上》詩:“遊鱗驚觸緑荷香,水馬成群股腳長。”

⒊  海馬的別名。見《本草綱目·鱗四·海馬》。

⒋  一種輕快的船。多供競渡用。

南朝 樑 宗懍 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五月五日競渡……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鳬,一自以為水軍,一自以為水馬。”
《全唐詩》卷七九六載《午日詩》:“蘭湯備浴傳 荊 俗,水馬浮 江 弔 屈 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