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膏民脂的意思

注音 ㄇ一ㄣˊ ㄍㄠ ㄇ一ㄣˊ ㄓ

拼音 mín gāo mín zhī

詞性 成語

基本釋義

⒈  比喻人民用血汗創造的財富。脂、膏,油脂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民膏民脂「ㄇ一ㄣˊ ㄍㄠ ㄇ一ㄣˊ ㄓ」

⒈  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。也作「民脂民膏」。

《通俗常言疏證·朝署·民膏民脂》引《玉海》:「紹興二年六月,詔有司摹勒黃庭堅所書太宗戒石銘,遍賜守令,其文曰:『爾俸爾祿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天難欺。』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比喻人民用血汗創造的財富。脂、膏,油脂。 宋太宗 節其中“爾俸爾祿,民膏民脂。下民易虐,上天難欺”四句書賜官吏,名之曰《戒石銘》。後遂沿襲以為官箴。參閱 宋 張端義 《貴耳集》捲上、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三。

宋 張唐英 《蜀檮杌》卷下:“﹝ 廣政 ﹞四年五月, 昶 著《官箴》頒於郡國曰:‘……下民易虐,上天難欺。賦輿是切,軍國是資。朕之爵賞,固不踰時。爾俸爾祿,民膏民脂。為人父母,罔不仁慈。特為爾戒,體朕深思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