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化的意思

注音 ㄍㄨㄟ ㄏㄨㄚˋ

拼音 guī huà

基本釋義

⒈  歸服而受其教化。

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;

⒉  舊時指甲國人民加入乙國國籍,歸順,服從。

並作舟船,豫順流之事,然後發使告以利害,吳必歸化,可不徵而定也。——《三國志·鄧艾傳》

naturalized;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歸化「ㄍㄨㄟ ㄏㄨㄚˋ」

一國國民,依法定程序移居他國,住滿一定期間後,經申請獲准而入籍該國。

造句他旅居美國多年,早已歸化為美國籍了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歸化「ㄍㄨㄟ ㄏㄨㄚˋ」

⒈  歸服、歸順。

《三國志·卷二八·魏書·鄧艾傳》:「發使告以利害,吳必歸化,可不徵而定也。」

⒉  一國國民,依法定程式移居他國,住滿一定期間後,經申請獲准而入籍該國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歸順,歸附。

《漢書·匈奴傳下》:“而 匈奴 內亂,五單于爭立,日逐 呼韓邪 攜國歸化,扶伏稱臣。”
《晉書·武帝紀》:“﹝ 鹹寧 五年﹞三月, 匈奴 都督 拔奕虛 帥部落歸化。”
清 魏源 《聖武記》卷七:“自四年至九年,蠻悉改流, 苗 亦歸化。”
魯迅 《偽自由書·王化》:“這些久已歸化的‘夷狄’,近來總是‘嘩啦嘩啦’,原因是都有些怨了。”

⒉  同化。

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日本 定法,夙有蕃別, 歐 美 近制,亦許歸化。”
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“題未定”草二》:“還是翻譯《死魂靈》的事情……動筆之前,就先得解決一個問題:竭力使它歸化,還是儘量儲存洋氣呢?”

⒊  舊謂甲國人入乙國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