橫斂的意思

注音 ㄏㄥˊ ㄌ一ㄢˇ

拼音 héng liǎn

基本釋義

⒈  亦作“橫斂”。

⒉  謂濫徵捐稅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橫歛”。謂濫徵捐稅。見“橫斂”。

《新唐書·劉晏傳》:“琇 後以尚書右丞判度支,國無橫斂而軍旅濟。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徐氏父子俊偉》:“時 蔡京 當國,方引用小人,佈列要近,賦外橫歛,以供花石之費,天下之民,殆不聊生。”
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方正》:“將司空 公 瑤 為 揚州 太守,會 武廟 南巡,諸省騷動。凡乘輿供御,及宦寺宮妾親軍賂遺,莫可貲算。公曰:‘備亦罪,不備亦罪。備則患及於民,不備則患止於身。’乃僅鳩供應之具,不復橫斂以為媚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