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(一)ㄅㄧㄥˇ

拼音 (一)bǐng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柄「ㄅㄧㄥˇ」

1.器物上可執握的把手。

造句、刀、傘

2.執掌、操持。

造句國、

3.言語或行為可被人當作攻擊、要挾的事情,或取笑的話題。

造句、話、笑

4.根本。

造句治國家不失其

5.權力。

造句

6.植物花葉和枝莖相連的部分。

造句、葉

7.量詞。計算有器物的單位。

造句鋤頭、兩大刀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(一)ㄅㄧㄥˇ

拼音 (一)bǐng


[名]
1.本指斧頭的把手處,後來凡器物上可執之處都稱為「柄」。如:「刀柄」、「傘柄」。

2.量詞。計算有柄器物的單位。如:「一柄鋤頭」、「兩柄大刀」。

3.植物葉片下方、花下方或子房下方以及蘭花花粉塊、真菌子實體下方似帶狀或柱狀的組織。如:「花柄」、「葉柄」。

4.言語或行為可被人當作攻擊、要挾的事情,或作為取笑的話題。如:「把柄」、「話柄」、「笑柄」。

5.根本。《國語.齊語》:「治國家不失其柄,弗若也。」唐.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:「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,垂拱而理者,揭此以為大柄,決此以為大竇也。」

6.權力。漢.班彪〈王命論〉:「故雖遭罹厄會,竊其權柄。」唐.韓愈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〉詩:「火維地荒足妖怪,天假神柄專其雄。」
[動]
執掌、操持。如:「柄國」、「柄政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