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契的意思

注音 ㄕㄨ ㄑ一ˋ

拼音 shū qì

基本釋義

⒈  指文字。

始畫八卦,造書契。——《書序》

characters;

⒉  指契約等書面憑證。

掌稽市之書契。——《地官》

evidence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書契「ㄕㄨ ㄑ一ˋ」

⒈  文字。

《易經·繫辭下》:「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」
《資治通鑑·卷一一一·晉紀三十三·安帝隆安三年》:「珪曰:『書籍凡有幾何,如何可集?』對曰:『自書契以來,世有滋益,以至於今,不可勝計。苟人主所好,何憂不集。』」

⒉  作為憑據之用的文字契約。

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「六曰聽取予以書契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書契,符書也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指文字。

《易·繫辭下》:“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”
《書序》:“古者 伏羲氏 之王天下也,始畫八卦,造書契,以代結繩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書者,文字。契者,刻木而書其側。”
《資治通鑑·晉安帝隆安三年》:“珪 曰:‘書籍凡有幾何,如何可集?’對曰:‘自書契以來,世有滋益,以至於今,不可勝計。苟人主所好,何憂不集。’”
清 龔自珍 《西域置行省議》:“東南臨海,西北不臨海,書契所能言,無有言西北海狀者。”
朱自清 《經典常談·<說文解字>》:“‘契’有‘刀刻’的義;古代用刀筆刻字,文字有‘書契’的名稱。”

⒉  契約之類的文書憑證。

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“六曰聽取予以書契。”
孫詒讓 正義:“凡以文書為要約,或書於符券,或載於簿書,並謂之書契。”
《周禮·地官·質人》:“掌稽市之書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