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ㄅㄞˋ

拼音 bài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敗「ㄅㄞˋ」

1.在戰爭或競賽中失利。與「勝」相對。

造句北、走、戰

2.打

造句敵軍

3.事情沒有達到預定目標。與「成」相對。

造句、不計成

4.毀壞、損壞。

造句壞、屋梁頹

5.使不成功。

造句成事不足,事有餘。

6.凋殘的。

造句枯枝葉、殘花

7.解除、消除。

造句毒、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ㄅㄞˋ

拼音 bài


[名]
1.戰爭失利。《三國志.卷一○.魏書.賈詡傳》「太祖不從,軍遂無利」句下南朝宋.裴松之.注:「至於赤壁之敗,蓋有運數。」宋.蘇洵〈六國論〉:「趙嘗五戰于秦,二敗而三勝。」

2.事不成功。如:「不計成敗」、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。
[動]
1.打敗、戰勝。《史記.卷四七.孔子世家》:「吳敗越王句踐會稽。」

2.被打敗。《史記.卷九二.淮陰侯傳》:「至彭城,漢兵敗散而還。」

3.破壞。《左傳.成公二年》:「若之何其以病,敗君之大事也。」《史記.卷九二.淮陰侯傳》:「夫功者難成而易敗,時者難得而易失也。」

4.毀壞、損壞。如:「屋敗梁頹」。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侮慢自賢,反道敗德。」

5.腐爛。《論語.鄉黨》:「魚餒而肉敗不食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郭璞云:『敗、臭壞也。』」

6.衰落。如:「家敗人亡」。

7.解除、消除。如:「敗毒」、「敗火」。
[形]
1.被打敗的。如:「敗軍之將」。

2.凋殘的。如:「枯枝敗葉」、「殘花敗柳」。宋.柳永〈夜半樂.凍雲黯淡天氣〉詞:「敗荷零落,衰楊掩映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