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債的意思
注音 ㄈㄤˋ ㄓㄞˋ
拼音 fàng zhài
基本釋義
⒈ 借錢給人以收取利息。
英give credit; make a loan; lend money for interest;
放債「ㄈㄤˋ ㄓㄞˋ」
⒈ 借錢與人收取利息。也作「放帳」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一五》:「當初是你每眾人總承我這樣好主顧放債,本利絲毫不曾見面,反又要我拿出銀子來。」
引證解釋
⒈ 借錢與人以收取利息。
引宋 蘇軾 《擬進士對御試策》:“今青苗有二分之息,而不謂之放債取利可乎?”
宋 洪邁 《容齋五筆·放錢》:“今人出本錢以規利入,俗語謂之放債,又名生放。”
吳組湘 《山洪》五:“她名叫 搖弟奶奶,是村上一位有錢放債的老寡婦。”
▸ 恩不放債
▸ 放箭
▸ 撒賴放潑
▸ 撒騷放屁
▸ 撒放
▸ 撒潑放刁
▸ 任放
▸ 權力下放
▸ 取債
▸ 遒放
▸ 燃放
▸ 驅放
▸ 饒放
▸ 秋放
▸ 熱情奔放
▸ 容放
▸ 清放
▸ 輕饒素放
▸ 敲鑼放砲
▸ 敲鑼放炮
▸ 欠債還錢
▸ 遷放
▸ 牽腸債
▸ 屏放
▸ 撇放
▸ 僻放
▸ 怒放
▸ 排放
▸ 鋪放
▸ 膿血債
▸ 孽債
▸ 內債
▸ 摹放
▸ 那裡放著
▸ 鳴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