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佚的意思
注音 ㄈㄤˋ 一ˋ
拼音 fàng yì
基本釋義
⒈ 散失。放縱不受約束。
引證解釋
⒈ 散失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仲冬之月﹞農有不收藏積聚者,馬牛畜獸有放佚者,取之不詰。”
清 曾國藩 《<朱慎甫遺書>序》:“君之於學,其可謂篤志而不牽於眾好者矣。惜其多有放佚,如《大易粹言》、《春秋本義》、《三傳備説》諸篇,今都不可見。”
⒉ 放縱不受約束。
引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刑德》:“網疏則獸失,法疏則罪漏。罪漏則民放佚而輕犯禁。”
唐 白居易 《讀張籍<古樂府>》詩:“讀君學仙詩,可諷放佚君。”
清 方苞 《書孝婦魏氏詩後》:“近世士大夫百行不怍,而獨以出妻為醜,閭閻化之,由是婦行放佚而無所忌。”
吳組緗 《菉竹山房》:“這幕才子佳人的喜劇鬧了出來,人人誇說的繡蝴蝶的小姐一時連丫頭也要加以鄙夷。放佚風流的叔祖雖從中盡力撮合周旋,但當時究未成功。”
▸ 放僻淫佚
▸ 放箭
▸ 撒賴放潑
▸ 撒騷放屁
▸ 撒放
▸ 撒潑放刁
▸ 任放
▸ 權力下放
▸ 遒放
▸ 燃放
▸ 驅放
▸ 饒放
▸ 秋放
▸ 闕佚
▸ 熱情奔放
▸ 屈佚草
▸ 遒佚
▸ 清佚
▸ 輕佚
▸ 容放
▸ 清放
▸ 輕饒素放
▸ 侵佚
▸ 敲鑼放砲
▸ 愆佚
▸ 敲鑼放炮
▸ 情佚
▸ 遷放
▸ 屏放
▸ 撇放
▸ 僻放
▸ 諐佚
▸ 怒放
▸ 排放
▸ 鋪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