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ㄊㄤˊ

拼音 táng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搪「ㄊㄤˊ」

1.抵禦、阻擋。

造句風冒雨、水來土

2.敷衍、應付。

造句塞、差事

3.把泥土或塗料均勻的塗在器物上。

造句瓷、爐子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ㄊㄤˊ

拼音 táng


[動]
1.抵禦、招架。如:「搪風冒雨」、「水來土搪」。

2.敷衍、應付。如:「搪塞」、「搪差事」。

3.混、騙。《警世通言.卷六.俞仲舉題詩遇上皇》:「每日早間,問店小二討些湯洗了面便出門,長篇見宰相,短卷謁公卿,搪得幾碗酒吃。」

4.把泥土或塗料均勻的塗在器物上。如:「搪爐子」。

5.冒昧、冒犯。如:「搪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