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薤的意思

注音 ㄅㄚˊ ㄒ一ㄝˋ

拼音 bá xiè

基本釋義

⒈  《後漢書·龐參傳》:“拜參為漢陽太守。郡人任棠者,有奇節,隱居教授。參到,先候之。棠不與言,但以薤一大本,水一盂,置戶屏前,自抱孫兒伏於戶下……參思其微意,良久曰:'棠是欲曉太守也。水者,欲吾清也。拔大本薤者,欲吾擊強宗也。抱兒當戶,欲吾開門恤孤也。'”後以“拔薤”喻打擊豪強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拔薤「ㄅㄚˊ ㄒ一ㄝˋ」

⒈  薤,一種蔬菜。拔薤語本比喻剷除豪強、惡勢力。唐·吳融〈和峽州馮使君題所居〉詩:「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誅茅葺所居。」

《後漢書·卷五一·龐參傳》:「水者,欲吾清也。拔大本薤者,欲吾擊強宗也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《後漢書·龐參傳》:“拜 參 為 漢陽 太守。郡人 任棠 者,有奇節,隱居教授。 參 到,先候之。

棠 不與言,但以薤一大本,水一盂,置戶屏前,自抱孫兒伏於戶下…… 參 思其微意,良久曰:‘ 棠 是欲曉太守也。水者,欲吾清也。拔大本薤者,欲吾擊強宗也。抱兒當戶,欲吾開門恤孤也。’”
後以“拔薤”喻打擊豪強。 唐 吳融 《和馮使君題所居》:“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誅茅葺所居。”
宋 蘇軾 《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》之三:“拔薤已觀賢守政,摘蔬聊慰故人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