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雲的意思

注音 ㄆ一 ㄩㄣˊ

拼音 pī yún

基本釋義

⒈  撥開雲層。敬詞。猶言大駕光臨。比之自天而降,故云。沖霄。亦以喻得志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披雲「ㄆ一 ㄩㄣˊ」

⒈  撥開雲霧。

《文選·嵇康·琴賦》:「天吳踴躍於重淵,王喬披雲而下墜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撥開雲層。按, 士龍 為 晉 陸雲 字, 雲間 人。因曾自稱“雲間 陸士龍”,故云。

漢 徐幹 《中論·審大臣》:“文王 之識也,灼然若披雲而見日,霍然若開霧而觀天。”
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天吳踴躍於重淵, 王喬 披雲而下墜。”
明 文徵明 《寄許仲貽》詩:“幾回對月思 玄度,安得披雲見 士龍。”

⒉  敬詞。猶言大駕光臨。比之自天而降,故云。

《北史·隱逸傳·徐則》:“故遣使人,往彼延請……希能屈己,佇望披雲。”

⒊  沖霄。亦以喻得志。

唐 薛逢 《席上酬東川嚴中丞敘舊見贈》詩:“昔記披雲日,今逾二十年。聲名俱是夢,思舊半歸泉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杏園春宴》:“錦韉燦爛披雲,銀鐙熒煌曜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