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敵的意思
注音 ㄎㄤˋ ㄉ一ˊ
拼音 kàng dí
基本釋義
⒈ 對抗;對等。抗擊來犯之敵。
國語辭典簡編本
抗敵「ㄎㄤˋ ㄉㄧˊ」
對抗敵人。
造句伯父正在敘述他當年英勇抗敵的事蹟。
抗敵「ㄎㄤˋ ㄉ一ˊ」
⒈ 對抗敵人。
例如:「伯父正在敘述他當年英勇抗敵的事蹟。」
引證解釋
⒈ 對抗;對等。
引《魏書·薛謹傳》:“謹 所治與 屈丐 連線,結士抗敵,甚有威惠。”
舊題 南朝 宋 劉質 《近異錄》:“他家童稚或與爭忿,則六臂齊舉奮擊,莫能抗敵。”
《資治通鑑·梁武帝天監十七年》:“虜使之來,受而弗答。以為大明臨御,國富兵強,抗敵之禮,何憚而為之,何求而行之!”
⒉ 抗擊來犯之敵。
引《新唐書·回鶻傳上》:“回鶻 盛彊,北邊空虛,一為風塵,則弱卒非抗敵之夫,孤城為不守之地。”
元 楊載 《送張仲實之宜興》詩:“兵威終抗敵,人力可迴天。”
▸ 軟磨硬抗
▸ 如臨大敵
▸ 卻敵
▸ 認敵作父
▸ 商敵
▸ 權均力敵
▸ 認敵為友
▸ 讓抗
▸ 卻敵樓
▸ 權敵
▸ 卻敵冠
▸ 容抗
▸ 情敵
▸ 輕敵
▸ 勍敵
▸ 蹺足抗首
▸ 青抗先
▸ 強抗
▸ 青春兩敵
▸ 蹺足抗手
▸ 清抗
▸ 親不敵貴
▸ 強敵
▸ 前敵
▸ 匹敵
▸ 破敵
▸ 撇抗
▸ 跑敵情
▸ 棋逢敵手
▸ 撓抗
▸ 棋敵
▸ 男不與婦敵
▸ 叛敵
▸ 靦顏事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