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袂的意思

注音 ㄊㄡˊ ㄇㄟˋ

拼音 tóu mèi

基本釋義

⒈  揮袖,甩袖表示立即行動。

應元投袂起。——清·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
throw up one's sleeves;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投袂「ㄊㄡˊ ㄇㄟˋ」

⒈  甩袖。形容奮發而立即行動。

《左傳·宣公十四年》:「楚子聞之,投袂而起,履及於室皇。」
明·葉憲祖《易水寒·第一折》:「暴秦欺,正當騎虎雌雄勢,全賴君家一解圍。須投袂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甩袖。形容激動奮發。

《左傳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 子聞之,投袂而起。”
《後漢書·朱浮傳》:“昔 楚 宋 列國,俱為諸侯。 莊王 以 宋 執其使,遂有投袂之師。”
李賢 注:“投袂,奮袂也,言其怒也。”
《舊唐書·鄭畋傳》:“而 畋 衝冠怒髮,投袂治兵,羅劍戟於罇前,練貔貅於閫外。”
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討賊立功》:“下官聞變投袂,泣血禡牙。”
轅孫 《露西亞虛無黨》緒言“邦人君子,有念我者乎,盍亦投袂而興哉!”亦用以形容舞姿。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譬猶舞者赴節以投袂,歌者應絃而遣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