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ㄆㄧ

拼音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批「ㄆㄧ」

1.用手掌打。

造句

2.在文件或文章上直接注明意見和評斷。

造句可、閱、

3.附注在文件或書籍上的評語。

造句

4.判斷、評論。

造句評、

5.大量買賣。

造句貨、

6.用刀橫著或斜著,把物體切成薄片。

造句肉片、魚片

7.量詞。計算成群的人或物品的單位。

造句旅客、三大木材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ㄆㄧ

拼音


[名]
1.上級回覆下級且有所評論的公文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「嚴貢生看了這批,那頭上的火直冒了有十幾丈,隨即寫呈到府裡去告。」

2.附注在文件或書籍上的評語。如:「眉批」。

3.棉麻等在未捻成線或繩時的細縷。如:「麻批」、「線批」。

4.量詞。計算成群的人或物品的單位。如:「一批旅客」、「三大批木材」。
[動]
1.用手擊打。《左傳.莊公十二年》:「遇仇牧于門,批而殺之。」

2.觸碰、攻擊。如:「批亢擣虛」。《戰國策.燕策三》:「奈何以見陵之怨,欲批其逆鱗哉!」

3.排除、排解。《史記.卷七九.范雎蔡澤傳》:「治亂彊兵,批患折難。」

4.分開、分解。如:「把財產批成兩部分。」

5.在文件或文章上直接注明意見和評斷。如:「批可」、「批閱」、「批准」。

6.判斷、評論。如:「批評」、「批判」。

7.一種烹飪刀法。橫面薄削。元.關漢卿《望月亭》第三折:「這魚不宜那水煮油煎,則是那薄批細切。」

8.大量買賣。如:「批貨」、「批發」。《鏡花緣》第三二回:「這個貨單拿到大戶人家,不過三兩日就可批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