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的意思

注音 ㄔㄥˊ ㄖㄣˊ

拼音 chéng rén

詞性 名詞 動詞

基本釋義

⒈  達到完全發育(尤其是在身材、體力或智力方面)的人。

adult;

⒉  成年的人。

成人專場。

adult; grown-up;

⒊  完美無缺的人。

子路問成人。——《論語·憲問》

perfect man;

相反詞

幼兒 兒童


英文 adult

法語 adulte, majeur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成人「ㄔㄥˊ ㄖㄣˊ」

1.已成年的人。

造句這是一種成人才可服用的藥,千萬別給小孩誤食了。

2.成器、成材。

造句父母對他管教如此嚴格,無非是希望他能成人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成人「ㄔㄥˊ ㄖㄣˊ」

⒈  已成年的人。

兒童

⒉  德術兼備的人。

《管子·樞言》:「既智且仁,是謂成人。」
唐·元稹〈崔適等可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制〉:「勿惰勿佻,以期無誨,斯可與成人並行於朝廷矣。」

⒊  成器、成材。

元·秦?夫《東堂老·楔子》:「父母與子孫成家立計,是父母盡己之心,久以後成人不成人,是在於他,父母怎管的他到底。」
《紅樓夢·第八四回》:「未免多疼他一點兒,耽誤了他成人的正事也是有的。」

⒋  妓女清倌初破身,稱為「成人」。

《金瓶梅·第五八回》:「他是鄭愛香兒的妹子鄭愛月兒,才成人還不上半年光景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德才兼備的人。猶完人。

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 問成人,子曰:‘若 臧武仲 之知, 公綽 之不欲, 卞莊子 之勇, 冉求 之藝,文之以禮樂,亦可以為成人矣。’”
唐 元稹 《崔適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制》:“爾等閥閲甚崇,教誨斯至,事我猶事父,畏法猶畏師。勿惰勿佻,以期無誨,斯可與成人並行於朝廷矣。”
宋 陳亮 《甲辰秋答朱元晦祕書》:“故 亮 以為學者,學為成人,而儒者亦一門戶中之大者耳。”
亦謂成為完人。 明 李贄 《答周西巖書》:“且既自謂不能成佛矣,亦可自謂此生不能成人乎?”

⒉  成年。

《儀禮·喪服》:“未嫁者,其成人而未嫁者也。”
鄭玄 注:“成人,謂年二十已笄醴者也。”
唐 劉長卿 《送姨子弟往南郊》詩:“別時兩童稚,及此俱成人。”
清 週中孚 《鄭堂札記》卷三:“即媵妾有子,距今八年,亦未成人。”
亦指成年人。 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今 趙武 既立,為成人,復故位。”
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我的第一個師父》:“出家人受了大戒,從沙彌升為和尚,正和我們在家人行過冠禮,由童子而為成人相同。”

⒊  造就人。

《魏書·儒林傳·常爽》:“允 曰:‘ 文翁 柔勝,先生剛克,立教雖殊,成人一也。’”

⒋  成器,成材。參見“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”。

《紅樓夢》第八一回:“如今論起來,你可也該用功了。你父親望你成人,懇切的很。”

⒌  謂妓女初破身。
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五八回:“娘不知道,他是 鄭愛香兒 的妹子 鄭愛月兒,才成人,還不上半年光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