懸膽的意思
注音 ㄒㄨㄢˊ ㄉㄢˇ
拼音 xuán dǎn
基本釋義
⒈ 越國為吳國所滅,越王句踐入吳為奴。歸國後懸膽於戶,出入嘗之,以不忘雪恥,十年後果滅吳國。後以“懸膽”比喻刻苦自勵。參見“臥薪嚐膽”。
懸膽「ㄒㄨㄢˊ ㄉㄢˇ」
⒈ 比喻辛苦自勵。參見「臥薪嚐膽」條。
引《金史·卷一〇〇·術虎筠壽傳》:「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,奈何以毬鞠細物動搖民間?」
⒉ 形容鼻子的形狀直垂而圓,有如膽囊。
引《程乙本紅樓夢·第三回》:「鼻如懸膽,睛若秋 波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表示刻苦自勵,發憤圖強。參見“臥薪嚐膽”。
引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歸國外傳》:“﹝ 勾踐 ﹞愁心苦志,懸膽於戶,出入嘗之,不絶於口。”
《晉書·顧榮傳》:“公宜露營野次,星言夙駕,伏軾怒蛙以募勇士,懸膽於庭以表辛苦。”
《金史·術虎筠壽傳》:“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,奈何以毬鞠細物動搖民間。”
⒉ 擔心。
引元 柯丹丘 《荊釵記·合巹》:“良媒竟沒一言回俺,反教娘掛腸懸膽。”
⒊ 懸掛著的膽囊。常以比喻人鼻形美好。
引《紅樓夢》第二五回:“那和尚是怎樣的模樣?但見:鼻如懸膽兩眉長,目似明星有寳光。”
▸ 掛腸懸膽
▸ 坐薪懸膽
▸ 懸心吊膽
▸ 高懸
▸ 蚺膽
▸ 群威群膽
▸ 曲懸
▸ 蚺蛇膽
▸ 窮懸
▸ 清懸
▸ 情膽
▸ 傾肝瀝膽
▸ 傾心吐膽
▸ 琴心劍膽
▸ 球膽
▸ 愆懸
▸ 氣粗膽壯
▸ 氣高膽壯
▸ 氣消膽奪
▸ 剖肝瀝膽
▸ 剖析肝膽
▸ 前庭懸魚
▸ 貧富懸殊
▸ 披膽
▸ 剖心析膽
▸ 剖膽傾心
▸ 披瀝肝膽
▸ 披肝露膽
▸ 破膽
▸ 破膽喪魂
▸ 氣壯膽粗
▸ 披露肝膽
▸ 罄懸
▸ 破膽寒心
▸ 披肝瀝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