怵惕的意思

注音 ㄔㄨˋ ㄊ一ˋ

拼音 chù tì

基本釋義

⒈  恐懼警惕。

怵惕不寧。

palpitation caused fright;


英文 to be alarmed, to be apprehensive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怵惕「ㄔㄨˋ ㄊㄧˋ」

驚恐。

造句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惻隱之心。(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)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怵惕「ㄔㄨˋ ㄊ一ˋ」

⒈  驚恐。

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「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惻隱之心。」
《楚辭·宋玉·九辯》:「蟋蟀鳴此西堂,心怵惕而震盪兮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戒懼;驚懼。

《書·冏命》:“怵惕惟厲,中夜以興,思免厥愆。”
孔 傳:“言常悚懼惟危,夜半以起,思所以免其過悔。”
《漢書·淮南厲王劉長傳》:“大王不思先帝之艱苦,日夜怵惕,修身正行。”
《漢書·王商傳》:“於是退 勃 使就國,卒無怵悐憂。”
顏師古 注:“悐,古惕字。”
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拜辭詣闕下,怵惕久未出。”
《明史·嶽正傳》:“今朕省愆思咎,怵惕是存。”
姚雪垠 《長夜》二三:“那個小姑娘頭也不抬,也不怵惕,很快地走了進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