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默的意思

注音 ㄒㄨㄣˊ ㄇㄛˋ

拼音 xún mò

基本釋義

⒈  亦作“循嘿”。

⒉  謂循常隨俗而不表示意見。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循默「ㄒㄨㄣˊ ㄇㄛˋ」

⒈  從俗而緘默無言。

《宋史·卷二五六·趙普傳》:「宋初,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。」
《明史·卷二〇六·張逵傳》:「消讜直之氣,長循默之風,甚非朝廷福也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亦作“循嘿”。謂循常隨俗而不表示意見。

《新唐書·段平仲傳》:“平仲 常曰:‘上聰明神武,但臣下畏怯,自為循默爾。使我一日得召見,宜大有開納。’”
宋 蘇舜欽 《諮目七》:“今朝廷之患,患在執政大臣不肯主事,或循嘿,或畏避,大抵皆為自安之計也。”
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國猷》:“由是相率為循默,不敢少出意見論列。”
《明史·張逵傳》:“消讜直之氣,長循默之風,甚非朝廷福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