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吉的意思
注音 ㄘㄨㄥˊ ㄐ一ˊ
拼音 cóng jí
基本釋義
⒈ 謂居喪畢,脫去喪服,穿上吉服;或喪期內因有嫁娶慶賀或吉祭之禮暫易吉服。
⒉ 舊時居喪期內參與他人慶賀之禮,多在書簡上寫“從吉”二字,本此。
從吉「ㄘㄨㄥˊ ㄐ一ˊ」
⒈ 居喪中,因事而暫易吉服,或居喪畢,脫去喪服,換上吉服。見明·孫星衍《尚書今古文註疏·卷二五·顧命》。後人居喪,當與人行慶賀之禮時,多書「從吉」二字於簡帖上。
引《晉書·卷九十四·隱逸傳·孟陋傳》:「親族迭謂之曰:『少孤!誰無父母?誰有父母?聖人制禮,令賢者俯就,不肖企及。若使毀性無嗣,更為不孝也。』陋感此言,然後從吉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謂居喪畢,脫去喪服,穿上吉服;或喪期內因有嫁娶慶賀或吉祭之禮暫易吉服。
引《晉書·隱逸傳·孟陋》:“喪母,毀瘠殆於滅性,不飲酒食肉十有餘年。親族迭謂之曰:‘ 少孤 !誰無父母?誰有父母!聖人制禮,令賢者俯就,不肖企及。若使毀性無嗣,更為不孝也。’ 陋 感此言,然後從吉。”
《書·顧命》“卿士邦君麻冕蟻裳入即位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太保、太史有所主者,則純如祭服,暫從吉也。”
宋 趙昇 《朝野類要·從吉》:“大祥畢,禫服終,踰月從吉,謂改服也。然後朝見或參選。”
⒉ 舊時居喪期內參與他人慶賀之禮,多在書簡上寫“從吉”二字,本此。
引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從吉》:“三年之喪,乃凶禮之大者。世俗居喪而通名以慶賀,必書‘從吉’,失禮甚矣。”
▸ 吉從
▸ 吉林
▸ 三佔從二
▸ 冗從
▸ 忍從
▸ 勸從
▸ 任從
▸ 人從
▸ 群從
▸ 屈從
▸ 柔從
▸ 驅從
▸ 請從隗始
▸ 擾從
▸ 請吉
▸ 趨吉逃凶
▸ 趨吉避凶
▸ 輕騎簡從
▸ 輕騎減從
▸ 輕車簡從
▸ 輕裝簡從
▸ 輕車減從
▸ 曲從
▸ 輕吉利
▸ 清吉
▸ 喬吉
▸ 傔從
▸ 牽從
▸ 騎從
▸ 棄偽從真
▸ 棄邪從正
▸ 棄德從賊
▸ 棄惡從德
▸ 棄惡從善
▸ 秦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