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子的意思

注音 ㄏㄡˋ ㄗˇ

拼音 hòu zǐ

基本釋義

⒈  嫡嗣;長子。

⒉  後妻之子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嫡嗣;長子。
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妻與後子死者,五皆喪之三年。”
孫詒讓 間詁:“孔廣森 雲:‘後子者,為父後之子,即長子也。 《戰國策》謂 齊 太子 申 為後子,《荀子》謂 丹朱 為 堯 後子,其義並同。’ 畢 雲:‘後子,嗣子適也。’”
唐 韓愈 《唐故河東節度觀察使滎陽鄭公神道碑文》:“始娶 范陽 盧氏 女,生 仁本、仁約、仁載,皆有文行。二季舉進士,皆早死, 仁本 為後子獨存。”

⒉  後妻之子。

明 李贄 《四書評·孟子·萬章上》:“蓋雖惑於後妻後子之言,而天性之愛,至於死生之際,亦不泯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