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士的意思
注音 ㄌ一ㄢˊ ㄕˋ
拼音 lián shì
基本釋義
⒈ 舊稱有節操、不苟取的人。
廉士「ㄌ一ㄢˊ ㄕˋ」
⒈ 有操守、不苟求之士。
引《漢書·卷五·景帝紀》:「其唯廉士,寡慾易足。」
引證解釋
⒈ 舊稱有節操、不苟取的人。
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陳仲子 豈不誠廉士哉?”
趙岐 注:“陳仲子,齊 一介之士,窮不苟求者。”
《莊子·刻意》:“眾人重利,廉士重名。”
《舊唐書·許圉師傳》:“嘗有官吏犯贜事露, 圉師 不令推究,但賜清白詩以激之,犯者愧懼,遂改節為廉士。”
《宋史·陳宓傳》:“大臣所用非親即故……貪吏靡不得志,廉士動招怨尤,此朝廷權柄有所分也。”
▸ 巴士
▸ 士籍
▸ 瑞士人
▸ 戎士
▸ 山谷之士
▸ 瑞士
▸ 饒士
▸ 仁人志士
▸ 人士
▸ 仁士
▸ 取士
▸ 仁人義士
▸ 任士
▸ 確士
▸ 全士
▸ 曲士
▸ 卻客疏士
▸ 權士
▸ 髯士
▸ 愨士
▸ 曲居士
▸ 群士
▸ 屈士
▸ 秋士
▸ 窮士蘆
▸ 窮士
▸ 三士
▸ 慶廉
▸ 趨士
▸ 清音居士
▸ 輕財重士
▸ 青錢學士
▸ 青蓮道士
▸ 慶士
▸ 卿士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