庠塾的意思

注音 ㄒ一ㄤˊ ㄕㄨˊ

拼音 xiáng shú

基本釋義

⒈  《禮記·學記》:“古之教者,家有塾,黨有庠。”後因以“庠塾”泛稱地方學校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後因以“庠塾”泛稱地方學校。

《禮記·學記》:“古之教者,家有塾,黨有庠。”
《南齊書·武帝紀》:“命彼有司,崇建庠塾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柳常侍行狀》:“既富而教,庠塾列焉。”
明 唐順之 《封知縣張公墓誌銘》:“以貧故,資生事為急也,故不得久從事於庠塾絃誦之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