巉刻的意思
注音 ㄔㄢˊ ㄎㄜˋ
拼音 chán kè
基本釋義
⒈ 險峻陡峭。
⒉ 形容言詞尖刻。
⒊ 形容詩文風格清峭瘦硬。
引證解釋
⒈ 險峻陡峭。
引宋 蘇洵 《憶山送人》詩:“大抵 蜀 山峭,巉刻氣不溫。”
朱自清 《潭柘寺戒檀寺》:“這兒的山勢,雖然說不上險,可是突兀、醜怪、巉刻的地方有的是。”
⒉ 形容言詞尖刻。
引宋 蘇洵 《上歐陽內翰第一書》:“《孟子》之文,語約而意盡,不為巉刻斬絶之言,而其鋒不可犯。”
⒊ 形容詩文風格清峭瘦硬。
引清 王士禛 《漁洋詩話》十七:“詩學 陶 韋,巉刻處似 孟東野。”
▸ 任刻
▸ 染神刻骨
▸ 缺刻
▸ 日刻
▸ 頃刻
▸ 頃刻酒
▸ 傾刻
▸ 頃刻花
▸ 頃刻之間
▸ 槧刻
▸ 嵌巉
▸ 切刻
▸ 侵刻
▸ 綺刻
▸ 千金一刻
▸ 遷刻
▸ 裒刻
▸ 陗刻
▸ 清刻
▸ 鍥刻
▸ 掊刻
▸ 峭刻
▸ 期刻
▸ 偏刻
▸ 佩刻
▸ 片刻
▸ 木面雕刻
▸ 木刻
▸ 木口雕刻
▸ 木刻符契
▸ 目刻
▸ 摹刻
▸ 明刻
▸ 墓刻
▸ 磨砥刻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