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潮的意思

注音 ㄕㄜˋ ㄔㄠˊ

拼音 shè cháo

基本釋義

⒈  相傳吳越王錢鏐射潮築塘的故事。

⒉  東漢馬援亦有射潮故事,見清樑紹壬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射潮》及所引清屈大均《射潮歌》。

引證解釋

⒈  相傳 吳越王 錢鏐 射潮築塘的故事。

宋 蘇軾 《表忠觀碑》:“仰天誓江,月星晦蒙;強弩射潮,江海為東。”
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“淛江 通大海,日受兩潮。 樑 開平 中, 錢武肅王 始築捍海塘,在 候潮門 外。潮水晝夜衝激,版築不就,因命彊弩數百以射潮頭,又致禱 晉山祠。既而潮避 錢塘,東擊 西陵,遂造竹器,積巨石,植以大木。堤岸既固,民居乃奠。”
柳亞子 《海寧觀潮有作》詩:“我亦廿年慚後死,射潮穿象兩蹉跎。”

⒉  東漢 馬援 亦有射潮故事,見 清 樑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射潮》及所引 清 屈大均 《射潮歌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