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食的意思

注音 ㄐ一ˋ ㄕˊ

拼音 jì shí

基本釋義

⒈  依賴別人過日子。

寄食門下。——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
寄食階層。

live with; depend on sb. for a living; sponge upon sb.;

德語 parasitisch (Adj)​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寄食「ㄐ一ˋ ㄕˊ」

⒈  倚賴他人生活。

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「齊人有馮諼者,貧乏不能自存,使人屬孟嘗君,願寄食門下。」
《漢書·卷三四·韓信傳》:「家貧無行,不得推擇為吏,又不能治生為商賈,常從人寄食。」

引證解釋

⒈  依附別人生活。

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齊 人有 馮諼 者,貧乏不能自存,使人屬 孟嘗君,願寄食門下。”
唐 鄭谷 《漂泊》詩:“十口漂零猶寄食,兩 川 訊息未休兵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﹝ 萬 家﹞家事盡消,兩子寄食親友,流落而終。”
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坎坷記愁》:“至明年壬戌八月,接 芸 書曰:‘病體全瘳。惟寄食於非親非友之家,終覺非久長之策。’”
魯迅 《朝花夕拾·範愛農》:“他後來便到一個熟人的家裡去寄食,也時時給我信,景況愈困窮,言辭也愈悽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