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意思

注音 ㄗㄞˇ

拼音 zǎi

基本釋義

國語辭典簡編本

宰「ㄗㄞˇ」

1.治理、掌理。

造句

2.屠殺、分割。

造句、殺豬

3.古代長官的名稱。

造句、冢

國語辭典修訂本

注音 ㄗㄞˇ

拼音 zǎi


[名]
1.具有支配權力的人、物。明.張自烈《正字通.宀部》:「凡為事物之主者亦曰宰。」《呂氏春秋.季秋紀.精通》:「德也者萬民之宰也,月也者群陰之本也。」

2.職官名:(1)某種職位的長官。如:「太宰」、「膳宰」。(2)家臣的長官。《論語.子路》:「仲弓為季氏宰,問政。」(3)地方行政長官。《後漢書.卷一一.劉盆子傳》:「子為縣吏,犯小罪,宰論殺之。」

3.姓。如春秋時魯國有宰予。
[動]
1.主持、治理。如:「主宰」。《老子》第五一章: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」

2.屠殺、分割。如:「殺豬宰羊」。